

2022/12/14
景薰樓2022秋拍「亞洲華人現當代藝術&中國書畫」於12月11日於台北富邦大樓B2舉槌。連綿陰雨絲毫不影響與會貴賓的熱情,感謝各界藏家的蒞臨。此次秋拍171件作品精彩紛呈,涵蓋油畫、書畫、雕塑及潮物等,題材多元,金額成交率87.21%,件數成交率52.05%,成交總金額達到66,743,640元。(以下皆為新台幣)
台灣前輩藝術家廖繼春以絢麗色彩及奔放線條為人所知,其細膩作品《瓶花》


2022/12/08
景薰樓2022秋拍展示 12月10日(六) 10:00-19:00
地點:富邦國際會議中心(檯被示敦化南路一段108號B2)
阿米拉 . 哈達 (Amira Hatta)英國珠寶設計師,她在最高級別工作的非凡經歷源於年輕時——年僅 15 歲,她設計了一款花式切花形紫水晶首飾,鋪鑲綠色沙弗萊石和圓形鑽石。 十六歲時,她在 GIA(美國寶石學院)完成了鑽石課程,然後搬到倫敦,在著名的


2022/12/05
本次秋拍隆重推出台灣日治時期多位前輩藝術家,媒材橫跨油畫、水彩和膠彩,舉凡廖繼春、藍蔭鼎、林之助、李梅樹、楊三郎等,以及紀元畫會成員,大放異彩,齊聚一堂,猶如台灣藝術的寶庫,是收藏此批藝術大師千載難逢的機會。
風景、靜物和瓶花為廖繼春常見題材,於早年的瓶花作品中,以Lot1068《瓶花》最為細膩、淡雅。在纖細的綠葉與茂盛的枝條烘托下,輔以藍紫朦朧的柔焦背景,展現群花花團錦簇而鮮麗


2022/11/26
藍蔭鼎集多重身分於一身,包括畫家、美術教師、雜誌社長兼總編輯、作家、媒體人,乃至文化大使,是台灣日治前輩畫家之中,跨足媒體和外交領域的異數。戰後受執政當局器重,又在美國友人幫助下,於1947年出任「台灣畫報社」社長與《台灣畫報》總編輯,以及1951年創辦「豐年社」及發行《豐年》半月刊,邀請宜蘭同鄉楊英風(1926-1997)合作。1954年藍氏以在「豐年社」任內耕耘農村的優異表現,受美國國務院之邀


2022/11/25
1919年發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啟一連串的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於文化革新,促成中國「留法勤工儉學」計畫的成形,留法藝術家舉凡第一代的顏文樑、徐悲鴻、林風眠、潘玉良和常玉,第二代的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在留法第二代赴歐求學的同時,另一支培養自中國本地、師承於留法第一代的中國畫家崛起,他們的創作生命隨著中國政經社會的政策轉向,一路從政權移轉、鬥爭、下鄉下廠至文化革命的歷程,實際經歷、切身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