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2017/11/08
LOT1111 明  正德官窯  青花五龍穿花盤 款文:正德年製 來源:2002–10–30香港蘇富比《Fine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專場(HK0189),lot.276「A RARE BLUE AND WHITE 'DRAGON' DISH MARK AND PERIOD OF ZHENGDE」。  

Share on Google+


2017/11/08
  LOT1113 清  雍正官窯  鬥彩纏枝蓮托梵文杯 標籤:E.T.  CHOW  COLLECTION  146      (蘇富比  仇焱之舊藏  第146號)   撇口,深弧腹,圈足。外壁以優質國產浙青料勾描纏枝番蓮紋八朵,復施釉上黃、紅彩分

Share on Google+


2017/11/08
 ZHANG Da Qian張大千(1899-1983) 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他從小隨母親學畫,1917 年與兄長同赴日本京都,學習繪畫及織染工藝.1919 年返上海,拜曾農髯、李梅庵為師,學習詩文書畫,受石濤跟八大山人的影響很深。1927 年始遍游名山大川,包括黃山,峨眉山,敦煌。1929 任第一屆全國美展幹事,1933 年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

Share on Google+


2017/11/08
劉國松LIU Guo Sung (b.1932) 祖籍山東青洲,1949年定居台灣。14歲開始學習傳統國畫,20歲改習西畫。1956年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後,隨即創立「五月畫會」,發起現代藝術運動。1961年有感於一味追求模仿西洋現代藝術思潮與畫風之不當,更對於我民族文化傳統的發展與宣揚產生了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故作180度的大轉變,回歸本土,重拾東方畫系的水墨媒材,從事水墨的革新倡導中國畫的現代

Share on Google+


2017/11/08
 ZHENG Shan Shi鄭善禧(b. 1932) 生於福建漳州,自小喜色彩濃艷、線條流暢的民俗藝術,常在空暇時到戲台、廟宇觀看匠師雕神像、漆門神,為之後的鄉土風格打下了基礎。其畫作融合民間藝術與文人畫風,使他的作品既有民間的華麗也有古樸雅致的文人風骨,創作題材多變,尤喜寫生,在師大求學與出國時,受到西洋繪畫色彩的衝擊,引領他突破傳統水墨與黑白藩籬。由於經常出入山林,他發現臺灣山形

Share on Google+


2017/11/08
RICHTER, Gerhard格哈德‧李希特  李希特,為德國藝術家,於1932年出生于德累斯頓,被認為是健在中最受敬重的藝術家。在《南德意志報》之中,稱呼李希特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畫家”,亦有一評論家曾將他稱為“21世紀的畢卡索”,擁有許多的榮譽及擁護者。由於他長年居住於東德,此背景使他在1960年代各藝術蜂擁而起之時,能以及其冷靜的態度面藝術變遷,並在2002年與2003年在美國

Share on Googl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