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2023/06/01
「一個畫家必須要有自己的體系與風格,那就是孤獨。」──王攀元 顛沛流離的一生賦予王攀元作品獨特的氣質,它是既複雜且矛盾的,乍看以為是寂寥沉靜的孤獨美學,同時間卻又翻滾著濃烈的情感,這股熱情被平和簡約的構圖掩蓋住了,但待細細品味,卻能使觀者切身感受到,每幅畫作都是王攀元對過往的想念,對人生的醒悟,對藝術的無止境追求。平塗多色混雜的色彩,或是大面積的留白,偶有人物、屋舍、船隻、樹林、日月及山峰等陪襯

Share on Google+


2023/06/01
 「做人、做藝術家必須回到真實的自己,藝術不能說假話、演假戲,只能是老老實實感覺到美的東西,就畫美的事物,不可以亂編故事,亂造畫面,感動不了自己,也感動不了別人」──龐均 龐均的油畫創作,已脫離了西方藝術對於風景寫生的處理手法,以哲學層面的思考,融入「天地共融」的道家齊物思想,甚至借鑑中國書畫的線條,突破油畫技術上之創新與創見。他以油彩材料去表達水墨作品線條的奔放與纏綿,乃至於縱橫馳騁

Share on Google+


2023/06/01
「不論是書法或繪畫,每次提筆,對於比高峰聳立還高的美充滿憧憬。」──蕭如松 大半人生待於家鄉竹東的蕭如松,於1961年新竹縣立竹東高級中學(以下簡稱竹東高中),迎來他教職最後的27年,占其教學生涯最豐實的時光。他幾乎天天到學校美術教室報到,以此充作畫室進行創作,定時參加「省展」、「台陽展」與「青雲展」,亦於寒暑自辦「美術研習營」,義務指導學生畫畫。於竹東高中期間,培養出台灣中堅輩畫家潘朝森、

Share on Google+


2023/06/01
    布萊恩.唐納利(Brian Donnelly)別名KAWS,1974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童年時期沉浸於街頭文化,畢業於知名的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他畢業後在迪士尼擔任動畫設計師,夜間便以塗鴉藝術家的身分──「Kaws」,在路邊廣告看板、公車站牌、以及各大公共場合的牆壁等進行XX圖案塗鴉的加工,逐漸獲得關注,直至1997年受到了 ID 雜誌編輯賞識,讓他登上了其雜誌的封面,

Share on Google+


2023/06/01
                 二十世紀台灣前輩藝術家──廖繼春,其一生的繪畫發展,以他早期在東京美術學校所受到的嚴謹寫實素描訓練的紮實基礎,再加上他本人對於物象之形與色的特別敏銳洞察力,使他作畫的風格從傳統印象派、到有本土特色的後期印象派、再到野獸派等轉變,最後以形與色的抽離和揮灑自如的寫意風格,他這一生

Share on Google+


2023/06/01
     1920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的朱德群,自幼學習中國畫與遍覽中國古典詩詞,浸淫在中國內斂敦厚文化傳統之中,往往提取水墨的線條、筆法和韻律感,構成他日後抽象創作不可或缺的養分。1935年朱德群進入由留法歸國的林風眠(1900-1991)校長主持之杭州藝專,受到校內訴求「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自由學風薰陶,展開對西方繪畫理論與技法的

Share on Googl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