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藝術經典薈萃──日治前輩藝術家專題

 臺灣藝術經典薈萃──日治前輩藝術家專題 

18601880年代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洗禮,除去僵化過時的制度,以符合國內社經環境的方式推行,採藉西方政治、經濟、法治、科學、醫學等全盤西化,在藝術方面吸取西方寫實觀念與現代藝術的思潮,華麗轉身為1920世紀之交的東方文化大國。1895年以前,臺灣美術早期沿襲了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畫風,進入日治時期,隨即展開臺灣美術的現代化,在1920年代,日籍美術教師如石川欽一郎(Ishikawa Kinichiro, 1871-1945)、鹽月桃甫(Shiotsuki Tōho, 1886-1954)、鄉原古統(GOBARA Koto, 1887-1965)、木下靜涯(Kinoshita Seigai, 1887-1988)等帶動和啟蒙之下,一方面透過師範教育系統或私人畫室的傳授,引進素描、油畫、水彩、雕塑等西洋媒材與日本東洋畫(膠彩畫),培養臺籍美術人才。

另一方面藉由參與官方展覽會的競賽模式,鼓勵臺灣美術的興盛與活絡,1927年在上述日籍老師的鼓吹與建議下,由臺灣教育會主辦的「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以及1938年改由臺灣總督府主辦的「台灣總督府美術展」,簡稱「府展」,促成了臺灣現代美術的發展,使臺灣的西洋畫、東洋畫從無到有,除了成為臺灣畫家與日本畫家的公平競賽平台外,透過美展,更提升了畫家們的社會地位,比如入選第一屆臺展而被稱為「臺展三少年」的林玉山(1907-2004)、陳進(1907-1998)與郭雪湖(1908-2012),同時喚起了社會對於文化的重視,乃至於凝聚對臺灣主體性的認同,表現出台灣人的自信與尊嚴。

 在日籍美術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十六年官方美術展覽會的持續舉辦,以及1920年代中後期興起的台灣「新美術運動」,以外光派、西方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等自然寫實派畫風,描繪自己切身生活的土地,挖掘台灣的地方色彩,頌揚藝術的純粹性,帶領臺灣美術走向與國際接軌的時代。

 

川欽一郎

石川欽一郎作為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臺灣第一個大型美術展覽「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的推動者,在臺灣授徒的歲月裡,將西方美術教育帶進台灣,啟蒙學生對美術的熱愛、作育無數英才。石川欽一郎1871年生於日本靜岡,中學時代開始學習英語、南畫、日本畫,又接受創辦「明治美術會」的小代為重(Syōdai Tameshige, 1863-1951)、留歐名畫家淺井忠(Asai Chu,1856-1907)與訪日的英國畫家阿爾弗雷德·伊斯特(Alfred East, 1844-1913)指導,於1899年決心赴英學習英國傳統水彩畫法,從此確立了自身風格。

 

石川欽一郎兩度至台灣任教,1907年至1916年間擔任台北第一師範學校,以及1924年至1932年間台北師範學校圖畫科教師,先後教授倪蔣懷(1894-1943)、陳澄波(1895-1947)、郭柏川(1901-1974)、李澤藩(1907-1989)、郭雪湖(1908-2012)、李石樵(1908-1995)等年輕臺灣藝術家。石川欽一郎的風景水彩作品,除了留學歸國後前往中國東北,參與日俄戰爭任職軍部翻譯官期間,描繪旅順、大連、東北等景色,他也在臺灣17年的歲月間,取材臺灣鄉村風情於畫面之中,深深影響臺灣本土畫家,使他們重新觀察自己生長的環境,開始尋找臺灣社會樸實的本土精神。Lot 1045石川欽一郎《秋空》以單點透視的構圖,採溫柔的筆觸佐以輕快的色調,水彩的通透性使座落於鄉林間的小屋,顯得淡雅調和、素樸簡單。

 

   Lot1045 石川欽一郎《秋空》 水彩紙  26.5 x 35 cm

 

陳澄波

生於1895年嘉義的陳澄波,出生於一個政權更迭的年代,1913年進入台北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受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指導,他於1926年最早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台籍洋畫家(1926)、擔任中華民國教育部主辦第一屆全國美展審查(1929)、代表中華民國參展芝加哥世界博覽會(1933)、帶領籌組台陽美術協會之創始(1934)、嘉義市第一屆市參議員(1946)等等,1947年不幸於228事件當中過世,短短52年的人生劃下句點,卻締造了許多精采的作品,使他成為台灣近代美術史上最為家喻戶曉、最具傳奇性色彩的藝術家。

   

陳澄波1929年於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後,前往中國上海,先後任教於新華藝術大學、藝苑繪畫研究所、昌明藝術專科學校,直到1933年因政局不穩而返台。他曾於1934年自述道:「倪雲林運用線描,畫面生動;八大山人則不用線描,而是表現偉大的擦筆技巧。我近年來的作品便受這兩位影響而發生大變化。我在畫面所要表現的,便是線條的動態,並且以擦筆使整個畫面活潑起來,或者說是,言語無法傳達的,某種神秘力滲透畫面吧,這便是我作畫用心處。」他擷取中國水墨畫的線條,表現畫面中的韻律及東方精神,例如Lot 1046《裸女》,以簡單俐落的鉛筆線條,勾勒著她偏著頭,一手拖著臉頰,一手向外伸展,雙腳併攏的姿態,並迅捷地利用水彩由右上自左下方向,從面部、胸口、雙臂、身軀一路往雙腳塗抹,重色集中於人物左側,顯現光源來自右側,使畫面富有多重層次,是其粉彩人物速寫中的佳作。

 

Lot1046 陳澄波《裸女》水彩紙  36.6 x 27.8 cm

 

顏水龍

素有「臺灣工藝之父」之稱的顏水龍,在台灣前輩畫家當中,可謂是具有多方才能的一位藝術家,除了繪畫之外,對台灣的美術教育、工藝美術與廣告設計等領域,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也是最早將公共藝術、企業視覺識別系統(CIS)帶入臺灣的第一人,自1961年起,曾陸續製作包括台中體育大學體育場外牆的《運動》、台中太陽堂餅店牆上的《向日葵》以及台北日新大戲院牆上的《旭日東昇》,和台北劍潭公園牆上的《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作品。他1903年出生於台南下營,1922年留學於日本國立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學習西畫與油畫,1929年得霧峰林家林獻堂資助,前往法國深造。

 

顏水龍說:「我的作品求簡化、精神性,乍看不吸引人,但可令人愈看愈深刻,較能持久。」玫瑰、百合和菊花是顏水龍喜愛的靜物繪畫主題,Lot 1047〈玫瑰花〉,在藍色調的背景下,插於瓶中朵朵盛開的紅色及粉色玫瑰,由下而上均勻向外放射開展,形成一股從下而上延伸的動勢,位於花瓶後方,有幾株枯萎的花卉放置水藍色的桌面,與瓶內生意盎然的玫瑰形成鮮明的對比,當中有一束光線,從左側照射進畫面,使左側些許花朵反射著亮黃的色澤,使得置於畫面中軸的平穩花瓶,能增添一絲光的躍動和鮮活於其中,十分耐人尋味。

 

 

 Lot1047 顏水龍《玫瑰花》油彩畫布 1988年 51 x 43.5 cm

 

楊三郎

急公好義的楊三郎1927年自日本歸國後,與倪蔣懷、廖繼春、郭柏川等人共組「赤島社」,又於1934年與陳澄波、廖繼春、顏水龍、李梅樹、李石樵等人成立「台陽美術協會」。除積極組織藝術團體外,與同儕間的交流更是頻繁熱絡,家中賓客總是高朋滿座,常客如林玉山、陳進、廖繼春、李石樵、李梅樹、陳澄波和林之助等藝術家。光復後,楊氏亦對籌辦「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及恢復「台陽美術展」的推展不遺餘力。在1932年偕劉啟祥赴巴黎遊學,以作品《塞納河》入選巴黎秋季沙龍,光復後受官方禮聘籌辦「臺灣省全國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彰顯楊氏在台灣本土藝術界中的地位。

 

喜愛自然、以造化為師的楊三郎,擅於觀察自然中的季節變化,舉凡秋高氣爽、斷崖秋景,到冰冷寒雪的山峰冬景,再到花滿人間的山麓春景,敘述著畫者自身入境自然世界的禮讚與尊敬。在楊氏明亮多彩的寫實風格中,深受法國印象派畫家尚‧巴蒂斯特‧卡密爾‧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及克洛德‧莫內(Oscar-Claude Monet, 1840-1926)的影響,對自然風光的光影變化及色彩轉變,做主觀性的處理,促使他自寫實走向浪漫表現,以更濃烈奔放的色彩,展現其炫目且熱力四射的自然景色。楊三郎晚年每隔兩、三年出國寫生與旅行,創作於1988年的Lot 1048《西班牙春色》,以橫亙的河流為界,遠景座落著一整座粉橘色的古城,房舍高低錯落,而位於環形古城中心的尖頂高塔,突出天際線吸引著觀者的視線,而前景河畔一字排開的聳立樹林前,鮮翠的草皮自眼前向兩側擴展,在這片宜人的春色之中,兩位人物置身其中,一位黃衣紅褲的人物彎腰向前傾,似乎在地面發現什麼,兩人所站的位置恰好與遠景高塔連成線,形成一條筆直的視覺動線,引領觀者一窺西班牙古城鎮之美。

 

Lot1048 楊三郎《西班牙春色》油彩畫布 1988年 43 x 51.4 cm

 

陳進

1907年陳進生於新竹當地望族,也是書香世家,使其作品始終流瀉著一分優雅溫婉的情調。1922年入臺北第三女高,在校期間繪畫才能受日籍畫家鄉原古統(1887-1965)賞識。1925年,年方十九歲的陳進前往日本東京女子美術學校進修,成為臺灣第一位留日女藝術家。1927年入選第一屆「台展」,與林玉山、郭雪湖並稱「台展三少年」,並曾獲「帝展」殊榮,在臺灣前輩畫家中受到廣大肯定,可說是當時臺灣畫界東洋畫的閃耀之星。返台後,陳進曾任台陽美協東洋畫部會員,並多次擔任各項美展評審委員。其作品構圖清麗脫俗、典雅氣質表露無遺,為畫壇中膠彩畫之先驅者。

 

陳進的異地經驗,除了少女時期留學日本,以及日後因創作所需往返台日兩地之外,還有1960年的首度赴美,以及19688月與先生長達三個月遊居觀察西雅圖、芝加哥、紐約、費城、華盛頓、聖路易斯、丹佛、舊金山、洛杉磯、夏威夷等地。完成於1969年的Lot 1049《西雅圖所見》,畫家採中國山水畫中的「山遠法」,結合高遠與平遠的視角,遠眺一處密林叢生的山丘,首先前景中央由黃、綠、紅三色組成的植披,吸引了觀者的目光,視線隨其向外發散的扇形,聚焦於這扇形所延伸的範圍,隨中景黃色錯落樹冠的引導,可以察覺當中隱約浮現一幢一幢小巧可愛的紅頂白屋

,又沿路循著散落的屋舍一路向遠景深入山陵,在晴朗多雲之下,山頂之巔隱藏一座銀白的大城鎮,當中有些許高塔矗立,直衝天際,展現異於平時淡雅婉約的畫風,利用大膽用色表現西雅圖一處山中祕境。

 

Lot1049 陳進《西雅圖所見》膠彩紙本 1969年 30 x 43 cm

 

葉火城

葉火城1918年生於台中豐原。1928年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就學期間隨石川欽一郎習水彩畫,畢業後返鄉服務教書,在教育界服務達數十年之久。其作品於19461948年間連續獲得全省美展特選,之後更擔任全省美展及全國美展評審委員,一生熱心於美術教育事業。早期作品以描繪台灣本土風景寫生為主,中期多以人物肖像畫為題,晚年才又轉回風景寫生。葉火城畫風追求調和的色彩與質感,表現出溫煦與成熟,是一位知性與感性兼具交融的美術家。葉火城的畫作描繪的是台灣近50年來的生長與發展,畫面經常呈現出光輝與熱力,足以表達其一生的堅持與豐富性。

 

葉火城在創作上受石川欽一郎影響,強調實地、實物的寫生精神,在繪畫題材上,早期著重在人物與靜物主題,筆觸細緻恬靜。戰後,轉以風景畫為主,在風景題材上,以色彩與質感之表現為主要研究課題,隨著畫技的歷練與信心的增長,筆觸更為灑脫自由,特別在建築物、岩石、橋樑、山岩等對象上常採厚塗方式,並喜愛運用畫刀,且筆觸的表現上會較為工整,以增加物件的量感與堅實的質感,但在天空、流水、海洋及樹林等之表現上,則使用較為薄塗、筆調輕盈及暖色調,並使色彩與肌理在調和中富有趣味變化。創作於葉火城晚年的Lot1050《山景》,畫家運用俯視取景,以奔騰溪流為主角,前景廣闊的水面蜿蜒地順流而下,延伸至遠方裸露的峭壁間,夾岸土棕色的巍峨山巖,與氣勢磅礡地滾滾溪流,彰顯山水之間的雄偉壯麗。

Lot1050 葉火城《山景》油彩畫布 1989年 51.5 x 63 cm

李澤藩

生於新竹市的李澤藩,是臺灣前輩畫家中,繼藍蔭鼎(1903-1979)之後,少數執著於水彩媒介的藝術家。早年就讀於台北師範學校,受到留英來台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的啟迪,偏愛臺灣風情,尤其可發現不少潛園的畫作,甚而東門古城、青草湖、孔廟等在新竹市的古蹟風景題材,顯見對家鄉風土的歌頌。李澤藩自師範畢業後,於美術教育界長達50年之久,先後執教於新竹第一公學校(今新竹國小)、新竹師範學校(今新竹教育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等,對台灣美術教育發展有很深的影響。

 

李澤藩的水彩創作是抒發本土畫情感意識及結合鄉土人文情懷的生命出口,他寄情寓山水,熱切的表達他對土地、社會的濃烈情感,如Lot1051《農村》以遠景平脊式紅白四合院的廣場為焦點,將畫面切割成前後兩景,前景綠油油的稻作或菜園,田埂縱橫交錯,作物茂密生長,予人心曠神怡的田園景色,遠景一字排開的四合院,紅屋瓦配上白牆,紅色燕尾門樓圈圍起一圈白圍牆,突顯是大戶人家居住的四合院空間。當中三三兩兩的點景人物穿梭於門樓附近,右側一顆向右傾斜的樹木,有一人物斜躺倚靠,旁有一小群雞群於廣場邊緣奔跑,院落後方以乾筆橫掃的密林,隨風沙沙作響,以深刻且細膩的筆調,體現其生命情懷。

  

Lot1051 李澤藩《農村》水彩 紙 1980年 37 x 53 cm

 

李石樵

被譽為「畫壇萬米跑者」的李石樵,1908年生於台北新莊,1924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參加石川欽一郎的寫生畫會,19歲即以《台北橋》一作入選「台展」。 1929年他前往東京,就讀東京美術學校,1933年以《林本源庭園》入選「帝展」,並於1943年成為臺灣畫家中第一位獲得日本新文展「免審查」資格者,是台灣前輩藝術家中得獎豐碩的畫家。李石樵為「台陽美術協會」八位創始人之一,戰後以私人畫室收徒授藝,受聘於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李石樵的作品題材大都以台灣本土的人物與風景為主,構圖傾向理性的色、線組合,使用低明度、高彩度色彩,代表性作品如《市場口》、《田家樂》、《建設》等反映當時社會現狀的風貌,1950年代以後,受到塞尚、畢卡索、畢費等人的影響,作品強調造型簡化及明暗對比,晚期又回歸至寫實風格,呈現溫暖、和諧的畫面。

李石樵曾言:「每個顏色都有很好的效果、最理想的表達方式,當我們在欣賞其作品之際,強烈的高彩度震懾了我們的視覺域。」1970年代以後李石樵移居美國,多以人物群像、風景為主題,比如繪製於1977年的Lot 1052《海傍公園()》,是他晚年的創作,在美國一處海濱公園的青青草地,以前景公園高大的樹木為焦點,形成由綠地構成的三角形構圖,左側湛藍的海濱沉靜而平穩,右側路邊停著幾輛汽車,人物或散步或慢跑於行人道,展露出人們優閒自在的休憩片刻。

Lot1052 李石樵《海傍公園()》 油彩畫布 1977年 45.5 x 53 cm

 

陳清汾

陳清汾出生於大稻埕富商世家,父親陳天來以臺灣茶葉大王縱橫政商兩界,經營知名的「錦記茶行」。1925年自太平公學校畢業後,負笈日本進入關西美術學院,拜師二科會龍頭之一有島生馬(1882-1974)門下,並畢業於東京的日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隨後1928年更赴法國蘭心美術學院深造,曾與當時知名畫家馬蒂斯、畢卡索等人接觸,成為臺灣戰前第一位留法畫家。在繪畫生涯中,作品曾入選日本二科會展、一水會、法國巴黎秋季沙龍,在屢次入圍臺展,並於1934年成為臺陽美術協會創始人之一。1931年陳清汾從法國經日本返台,後因繼承家族事業忙於企業事務,創作漸少,與畫壇逐漸疏遠,而淡出臺灣藝術圈。

 

  北投是陳清汾從小生長的地方,Lot 1053《北投綠影》創作於1951年,畫面以位於中央的高佻樹木為核心,枝條茂盛,樹葉蓊鬱,強烈扭曲的淺綠色線條,帶有後印象主義文森‧梵谷(1853-1890) 筆觸中流動的動勢。全幅以綠色調與大地色主導,公園左側土棕色的T字路徑與右側的環形小徑,與集中於右側多株的林木,幾何造型的穩定與錯落樹木的紛亂,相互進行調和,形成一幅祥和寧靜的公園景色。

Lot1053 陳清汾《北投綠影》 油彩畫布 1951年 48.2 x 58.6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