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20
景薰樓 2023春季拍賣會─「亞洲華人現當代&中國書畫」感謝各界藏家支持,獲得熱烈迴響,此次重點拍品以「華麗和諧的野獸派」之稱的台灣前輩畫家廖繼春,令人亮眼作品《海邊》是其晚年野獸派風格的成熟之作,經6口熱烈競價後,終以新台幣12,600,000亮眼成交。
朱德群創作於雪景系列醞釀時期的《抽象》,清新淡雅且奔放流動的淡綠旋風,席捲畫幅,透露著一絲清涼,以新台幣13,200,000


2023/06/01
「藝術即修行──藝術不能止於學習,藝術是一種修行;凡是『修行』,就是一輩子的全心全意。如果是用『學』的就可以解決,那僅是『技術』的層次,而非真正的藝術;如果沒有經過修行的過程,絕對達不到最高境界。」──朱銘
「藝術即修行」是朱銘美學道路上的座右銘,他終其一生貫徹這信條,以旺盛的精力、使徒般的熱情,將一生都獻給藝術,不斷突破自我,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從早期的木雕,經過石雕、保利龍鑄銅、


2023/06/01
「獨有中國傳統風格則過於保守,僅存西方風格則有失傳承,但太極包含著一種國際化語言,可被理解與欣賞。」──朱銘
朱銘與太極的緣分,起因於老師楊英風的建議,開始學習太極拳,原先以鍛鍊雕刻所需的體力為目的,卻在太極「套路」運轉變換之間,參透出當中的博大精深,體悟出大自然定律中小宇宙運行,誠如朱銘自述:「不單是刻這一招或那一招,而是走到這一招到下一招之間的演變」萃取出靜中含動、動裡養靜的道理


2023/06/01
「一個畫家必須要有自己的體系與風格,那就是孤獨。」──王攀元
顛沛流離的一生賦予王攀元作品獨特的氣質,它是既複雜且矛盾的,乍看以為是寂寥沉靜的孤獨美學,同時間卻又翻滾著濃烈的情感,這股熱情被平和簡約的構圖掩蓋住了,但待細細品味,卻能使觀者切身感受到,每幅畫作都是王攀元對過往的想念,對人生的醒悟,對藝術的無止境追求。平塗多色混雜的色彩,或是大面積的留白,偶有人物、屋舍、船隻、樹林、日月及山峰等陪襯


2023/06/01
「做人、做藝術家必須回到真實的自己,藝術不能說假話、演假戲,只能是老老實實感覺到美的東西,就畫美的事物,不可以亂編故事,亂造畫面,感動不了自己,也感動不了別人」──龐均
龐均的油畫創作,已脫離了西方藝術對於風景寫生的處理手法,以哲學層面的思考,融入「天地共融」的道家齊物思想,甚至借鑑中國書畫的線條,突破油畫技術上之創新與創見。他以油彩材料去表達水墨作品線條的奔放與纏綿,乃至於縱橫馳騁

